青蒿:主含青蒿素、挥发油等,气香,具香窜、透络、祛暑、辟秽,可抗疟驱蚊。
艾叶:主含挥发油等,可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,燃着烟熏,温通经络,缓解麻痹。
石菖蒲:主含挥发油,可芳香开窍,醒脑,辟秽提神。
榆树皮:性粘,过去老年妇女梳头,即以其泡水刷头,取其粘性润滑。北方农民吃高粱米面饼子,需加适量榆树皮面,取其粘合成型。制香也是取其为粘合剂。
如为防止感冒,可制成“防感冒熏香”:防风、荆芥、藁本、葱白。其中防风散风,治一身尽痛,消炎镇痛;荆芥散风、解热、镇痛;藁本解表祛风,防蛀驱虫,通络缓痛;葱白解表散寒,通阳。
如为防治高血压,可制成“降压熏香”:槐花、橘叶、葛根、野菊花、夏枯草、黄芩。其中:槐花凉血平肝、降压;橘叶舒肝解郁,行气通络,清头目;葛根解热、解痉,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,抗心率失常,降压;野菊花疏风清热、抗菌、降压、止晕;夏枯草清肝凉血,明目、降压利尿、消肿;黄芩清肺火,清血热,清头目,抗炎、抑菌、解热,镇静。
药浴
药浴是用中药来做为洗剂、熏剂、熨剂、熥(tēng)剂。
洗剂是采用一种或几种中草药,多放水煎汤(一般1:10),用于洗局部或全身,也可将药料装于口袋中,放在较大容器中煎煮,趁热熏之,利用其蒸气就叫熏剂,如熏眼,熏洗某局部。稍放凉,手可浸入即可洗涤或浸泡。也有时将内服药的第3次煎液换大容器,多加水,煮沸进行熏或洗的,一般用于治疗关节炎或肿胀部位。
有些老年人由于气血不足,皮肤干燥,遍体皆痒,即可采用药浴的方法。根据老年人体质是哪方面不足,如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,或气血俱虚、阴阳不足,适当加些扶正的药,然后再用些风药及祛湿止痒药等,通过用药煎水洗浴可以治愈各种皮肤病,以及老年皮肤瘙痒症。
温泉浴久为人们重视,在没有温泉的地方,可提倡药浴。
熨剂是将药料包在2个或2个以上纱布口袋中,放在笼屉或蒸锅中蒸热蒸透,乘热放于局部,进行熨贴、滚动,再加以按摩手法,使药发挥舒筋活血、通络散风止痛之功效,用2个口袋是为了更换。
熥剂多为已准备好的制剂,以备不同目的的选择,如骨科活血炉药,由当归、红花、透骨草、刘寄奴等预先制成粗末(以往用铁碾槽将药粗粉碎),临用时或熏或洗或熨皆可。
药枕
“高枕无忧”说明枕为睡眠所必需。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枕头,也要用其它代用品垫高头部,与肩相平,才能入睡,这是一般人的生活习惯。
婴儿头部易发热、出汗,发热最易受凉。夏天气温高,头部易出汗,有经验的老年人称这种婴儿为“头火”大,可以选用绿豆皮、蚕屎(即中药蚕沙)、夜明砂(蝙蝠粪类)、菊花等做枕芯,这样可使头枕部清凉,从而减轻“头火”。
高血压、高血脂的老年人,为了保持足够的睡眠,采用舒适的枕头也很必要。一般可用荞麦皮、柏树叶,同时为了配合降压也可以用马蹄决明(中药名草决明)、鸡冠花子(青葙子)、茺蔚子(益母草的种子)、车前子等作枕芯,这样既可清头目,又可降血压,使头火、头风相应减少,因此由高血压、高血脂以及动脉硬化所致的颈项(后头枕部及其以下部位)的拘急不舒,也可得到缓解。
枕对人们的休息大有好处,防止落枕,提倡药枕很重要。
本文摘自谢海洲著《谢海洲医学文集》,特表致谢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