拤饼,也叫单饼。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,它是一种比高密炉包还普及的面食。一张张薄薄的面饼,吃起来比较劲道,有嚼劲。早餐可以用来卷鸡蛋、油条、馓子、火腿肠食用,其他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卷上自己爱吃的菜,如生菜、大葱、苦菜等,上面抹上大酱来吃。各家几乎年头到年尾不断顿。原因是好吃,做起来比较简单,烙一次可吃好多天。在高密,拤饼是一种很普遍的面食,与高密炉包齐名,吃起来很劲道、有嚼劲。热单饼可以用来卷鸡蛋、油条、炒虾酱、高密烧肉、炸五花肉、高密大酱、豆腐乳等等,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卷上自己爱吃的菜,如生菜、大葱、苦菜、土豆丝、甘蓝、香菜小炒肉等等,卷好后双手握住并紧扣,拤拿着吃,顾又名“拤饼”,很适合高密人豪爽的性格。
拤饼厚薄适中,做起来比箍扎、馒头等面食省时省力耐存放,吃起来有嚼劲有韧性,既可单独食用,又可卷配蔬菜,特别是单饼卷大葱蘸大酱那是高密人的最爱。还有一种常见的吃法是单饼卷煮鸡蛋,再洒少许细盐粒,别有一番风味,既好吃又充饥。做拤饼只需三样工具:一是鏊子,二是擀饼轴,三是翻饼杖。其做法步骤是:首先将面粉的少部分做成烫面,然后与其它用生水拌的面粉一起揉成面团,醒十几分钟后,再将面团揉成长条,切块,做成剂子,再将其擀成中号盖帘大小的圆饼。擀好后,放到鏊子上。然后稍稍加大鏊子下的火,并且一定要让火烧匀,看到单饼鼓起黄豆大小的泡了,饼的周边稍稍翘起,说明那面已熟。这时,便用翻饼杖从一边插入,然后用翻饼杖将整个单饼挑起,并迅速翻过来。三两分钟后,整个单饼熟透,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味。烙单饼时,烧好火是单饼质量的保证。在高密有句顺口溜:“做饭烧锅底,烙单饼烧鏊子腿”。意思是说,烙单饼时,火要向四下里烧,让整个鏊子受热均匀,这样才能将整张单饼烙熟而又不糊。
展开全文
拤饼在高密普及,主要原因在于携带方便而不易变质。出远门的人,带上它,饿了掏出来就可以吃,几天都坏不了。旧时代的土匪们带上一包袱拤饼,躲在浩如烟海的高粱地里,几天不露头都没事。单饼卷上菜,吃起来既省事又方便。饼里可卷的东西可多哩。一般,在高密,清明节早上,或者某个孩子过生日,都要吃饼卷蛋。煮熟的鸡蛋放在饼上捻碎,(不要太碎),少洒一点盐,包起来,大口咬下,软硬合适,口感独特,朋友们不妨试试呗。此外,拤饼可以卷大葱,韭菜,蒜苗,生菜,蒜苔,白菜心之类的东西,铺好菜后再敷上口味独特的高密酱,那吃起来营养搭配合理,味道真不赖。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,物资日渐丰富的今天,拤饼更多的时候已经成为高密人调剂口味的一种美食。尤其在城里,会“擀饼”手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,取而代之的多是“机器饼”。模样似乎更精致,手感更绵软,但嚼起来却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口劲和饼香。而饼里卷着的,也不再是单一的大葱和酱,各种各样的蔬菜、肉类等食品成为拤饼里的内容和配料。
吃饭的时候,如果一桌人都围在一起,双手拤饼,大嚼大咽,其阵势像个小型乐队,每人抱着一杆乐器,在拼命奏着不成曲的调子,其实他们就是在吃饼,能把饼吃出艺术味来的,只有高密人能做到。嘿嘿,这点上,不服都不好使。如今生活好了,家家都烙白面单饼吃。现在高密单饼已遍及省内外。每每逛商场时,我总是不时地买回一些。觉着买回的不只是单饼,这里边还有浓浓的乡情。吃着这些单饼的时候,总感到乡情萦绕。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味道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家乡美味。鏊子烙着回忆,拤饼卷起乡愁,最令人牵挂的从来不是什么八珍玉食、饕餮大餐,而是一道从小吃到大的家乡美食。小伙伴们,高密拤饼,你吃过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