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,杜致礼和杨振宁结婚照,那年她23岁,翁帆跟她长得真像啊

1950年,杜致礼和杨振宁结婚照,那年她23岁,翁帆跟她长得真像啊

1945年,杨振宁赴美留学,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并成为了诺贝尔奖得主恩利克·费米教授的弟子。费米教授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巨匠,而杨振宁在他指导下,逐渐形成了自己在物理学领域的深厚造诣。1948年,杨振宁顺利获得博士学位,并留校工作了一年。1950年,他来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,而这一选择让他与杜致礼再次重逢。

与此同时,杜致礼也在美国留学,生活并不如意。由于她父亲杜聿明在抗战后被俘,杜致礼的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持。她从最初的辅仁大学转学到纽约的圣文森学院,继续她的学业。然而,命运的安排似乎让她与杨振宁再次相遇。1949年圣诞节,杨振宁与朋友一同来到普林斯顿的御茶园餐厅用餐,偶然遇到了杜致礼,两人一见倾心。

杨振宁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相遇时表示:“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,我是无意中走进那家餐厅。若我早到或迟到,都可能错过与杜致礼的相见。这一切,不能不说是命运的安排。”命运似乎让两人重逢后,感情迅速升温。杨振宁每周都会从普林斯顿乘火车去纽约与杜致礼相会,尽管当时他原本打算在高等研究所工作一年,但因为爱情,他签下了五年的工作合同。杨振宁回忆说:“我没有忘记费米教授的警告,也没有屈服于奥本海默的请求,留在普林斯顿,完全是为了杜致礼。”

婚后的杨振宁和杜致礼育有三个子女,他们的孩子都各自取得了显著的成就。然而,2003年10月,杜致礼因病在美国去世,享年76岁。杜致礼的去世给杨振宁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此后,81岁的杨振宁回到了北京,开始了他的新生活。

2004年,杨振宁在清华大学担任讲师,开始为大一的新生讲授课程,这也是他对父亲的追随。杨振宁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回到清华的初衷:“我希望能够帮助清华的年轻学子,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研究与学习道路。”同年,杨振宁再次结婚,迎娶了28岁的翁帆,尽管两人年龄相差54岁,但这段婚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。

杨振宁对外界的评论并不在意,他坦言:“不管今天大家如何看待我们的婚姻,三十年、四十年后,大家一定会觉得我们的婚姻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罗曼史。”而选择翁帆作为自己的伴侣,或许也能从两人年轻时的相貌中窥见一丝端倪。翁帆与杜致礼有着相似的容貌与气质,这也许是杨振宁情感选择的一种潜意识延续。

通过这些细节,我们不难发现,杨振宁的情感历程充满了岁月的沉淀与岁月的无情。他的第二段婚姻,也许并不是简单的选择,而是与命运、缘分和他一生所经历的故事紧密相连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1998年世界杯:法國首次奪冠的歷史時刻
beat365官方app安卓版下载

1998年世界杯:法國首次奪冠的歷史時刻

📅 08-05 👁️ 6601
职场真人秀节目有哪些(中国10大最好看求职节目推荐)
beat365官方app安卓版下载

职场真人秀节目有哪些(中国10大最好看求职节目推荐)

📅 08-11 👁️ 6866
【道 | 术】名医谢海洲谈药露、药枕、药浴及制香